关于举办“价值引领,AI赋能----课程思政高质量建设工作坊”的通知
发布时间:2025-01-07 发布者:谢徽 阅读次数: 【字体: 大 中 小】
全校各单位: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把握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定位、新部署、新要求、新任务,推动人工智能与教育的深度融合,推进课程思政高质量建设,我校特依托华教国培(海口)教育科技院举办“价值引领,AI赋能----课程思政高质量建设工作坊”。现将具体事项通知如下:
一、参加人员
全体教师、辅导员、教学管理人员、教师发展中心工作人员,鼓励其他教职工参加学习。
二、学习时间
直播时间:2025年1月19日—1月20日
回放时间截止:2025年4月20日24:00,到期后观看权限自动失效。
三、学习平台及形式
1.华教国培(海口)教育科技院线上学习平台;
2.线上直播讲座+在线答疑指导+回放巩固学习;
3.本期线上研修班无需下载任何软件,领课成功后,在电脑端和手机端均可观看,直播结束后三个月内可重复观看回放。
四、领课方式
参加培训的教师请于2025年1月18日24:00前,用微信识别以下二维码,点击“免费领取”----查看商品----填写部门、姓名、工号----保存,即领课成功。
(注:每位老师仅限领取一次,请勿重复领取,以免影响证书下载)
武昌首义学院专属领课码
五、观看直播、回放方式
方式一:复制链接发送到领课微信的文件传输助手,直接点击链接打开选择课程学习即可(手机端和电脑端操作步骤相同):https://appz2dtm2xb5075.h5.xiaoeknow.com/payRecords
方式二:用领课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点击“课程店铺”----“我的课程”。
公众号二维码
六、学习要求及证书获取
1.培训费用:本次培训费用由学校统一支付。
2.完成学习:参训人员须在规定时间内(即2025年4月20日24:00前)完成全部课程学习。未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学习并取得证书的,培训费用(980元/人)将由个人支付。
3.电子学时证书:各位老师须在截止日期前,观看完本期工作坊全部课程,即可获取电子学时证书。逾期无法获取证书。
(1)关于观看时长的重要提醒:平台上显示的“100%”和“已学完”,不能作为已观看完成的标准,须按照以下“个人观看时长查询方法”,查询自己每讲实际观看时长。观看过程中,切勿倍速播放或者拖动进度条,避免造成观看时长不足,无法获取证书。每一讲的参考时长会在第二轮通知中列明。
(2)个人观看时长查询方法:复制链接:https://appz2dtm2xb5075.h5.xiaoeknow.com/homepage/50发送到领课微信的文件传输助手打开,点击“学习记录”右侧的“单课”即可看到每讲的实际观看时长,观看直播和回放的时长可以自动累计。
(3)电子证书不能自动生成,将分为两批次查询:
第一批:2025年1月22日(参考观看数据截止2025年1月20日24:00)
第二批:2025年4月22日(参考观看数据截止2025年4月20日24:00)
4.证书查询与下载:用领课微信扫描公众号二维码,点击“证书查询”,输入姓名、学校统一查询号码(88427019),即可查询并下载证书。
5.证书备案:参训人员在2025年4月22日前将培训证书复印件交到院办公室,办公室汇总后作为教师培训依据。
6.未完成培训反馈:教师发展中心将未完成培训教师情况反馈至院办公室,院办公室通知教师到财务处补缴培训费用。
七、联系人及电话
1.教师发展中心,联系人:肖莹、何康,联系电话:13308632550、13976637618;
2.华教国培(海口)教育科技院,联系人:赵老师,联系电话:13136084197(微信同号)
附件:日程安排表
教师发展中心
2025年1月7日
附件:
“价值引领,AI赋能----课程思政高质量建设工作坊”
日程安排
日期 |
时间 |
工作坊主题及内容 |
学习成效 |
01 月 19 日 |
09:00 / 12:00 |
价值引领专业思政、课程思政一体化建设 1.大思政点线面一体化建设的逻辑; 2.各类课程同向同行、协同育人的路径; 3.课程思政新基建的主要内容与方法; 4.专业思政、课程思政一体化案例分享。 |
1.落实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 2.实现“门门有思政,课课有特色”。 |
14:30 / 17:30 |
AI赋能“学”为中心的有效教学设计 1.数字化战略转型对教学产生的影响; 2.数智赋能课程思政建设走深走实; 3.课程思政教学评全流程设计与实施; 4.课程思政示范课、教学创新大赛案例分享。 |
1.深刻理解数字化内涵、智能化应用对教学的改变; 2.实现课程思政的高阶性、创新性。 |
|
01 月 20 日 |
09:00 / 12:00 |
课程思政高质量建设的疑难问题解析 1.破解课程思政“表面化、硬融入”的有效方法; 2.课程思政成效反馈与评价体系的设计与实施; 3.互动答疑:头脑风暴,案例分析; 4.成果展评:成果展示,互评点评。 |
1.价值塑造、知识传授、能力培养融为一体; 2.热点、难点问题的交流释疑。 |
全程指导嘉宾: 林妍梅,北京联合大学副教授,教务处副处长,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育教学评估专家,北京市中青年骨干教师、北京高校师德先进个人、北京市优秀人才、北京高校优秀本科教学管理人员、北京市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教学团队成员。主编国家级规划教材3部,合著出版著作6部,主持、参与省部级课题10余项,获省部级教研科研奖励6项。近年来发表教研论文30余篇,具备加拿大ISW教学技能和FDW教学技能培训师的国际认证资格。承担了北京联合大学人才培养方案、课程双大纲、一流课程教材一体化建设等工作的设计、开发与实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