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武昌首义学院综合信息网!

武昌首义学院综合信息网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学校公文 >> 正文


发文日期: 2008-06-10 发布部门: cicro
文    号: 校发[2008]15号 文件名称: 校发[2008]15号(06-10年师资及人力资源发展规划)
主 题 词: 06-10年 师资及人力资源 发展规划 阅读次数:

校发[2008]15号(06-10年师资及人力资源发展规划)



全校各单位:

经学术委员会讨论审议后,提交校长办公会讨论通过,现将《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师资及人力资源“十一五”发展规划》予以印发,请遵照执行。

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

二OO八年六月十日

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

师资及人力资源“十一五”发展规划

根据我校“十一五”发展规划目标要求,为了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搞好师资队伍建设和深化人力资源改革,特制定《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师资及人力资源“十一五”发展规划》。

一、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形成高水平骨干教师团队

(一)发展目标: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全面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为中心,以培养和引进知名教授、学术带头人和中青年骨干教师为重点,以学科建设为突破口,坚持深化改革、依法治教、调整结构、内涵发展的方针,进一步强化激励机制,实行科学管理,力争在“十一五”期间,培养并形成以各学科专业学科带头人为核心的骨干教师团队,努力建设一支政治思想好、创新精神强、在整体素质上居国内同类学校前列的师资队伍。

至2010年,学校任课教师总数在800人左右,其中专任教师600人左右,生师比达17:1左右(含外聘教师)。青年教师中具有研究生学历或硕士及以上学位人数达到教师总数的90%以上,任课教师中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占教师总数的40%以上。力争拥有4名左右在有关领域中有较大影响的专家、学者,60名左右骨干教师和学术带头人。相当一部分教师具有复合型知识结构,具备“双师”型素质教师人数占教师总数的20%以上。培养出一支能适应大众化、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的实践教师队伍。

(二)主要措施:

1.加大引进高层次教学教研人才工作力度,不断充实教师队伍。

根据学科、专业和办学发展需要,制定优惠政策、采取有力措施、加大力度从国内外引进高学历、高职称、高水平的教学教研人才,引进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扎实理论功底的双师型人才,大力充实教师队伍。

2.加强教师的选拔和培养,提供相关政策支持。

重点在我校从事一线教学工作,成绩突出的中青年教师中进行 “学术带头人”和“青年骨干教师”的选拔和培养工作。

学术带头人要求具有较高的政治素质、职业道德素质和治学严谨、踏实的工作作风;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明确的专业或学科研究方向以及较强的专业实践技能;在学校教学科研工作中做出突出业绩,并具有较大发展潜力,其拔尖人才可成为我校重点学科的学术带头人或学科带头人。

中青年骨干教师要求具备较强的独立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政治思想过硬、教学效果优秀,在教学改革中有创新并形成自己的教学特长。

关于选拔培养工作,学校要制定相关选拔培养办法,确定选拔条件和培养周期、细化管理及考核内容、明确培养措施及相关待遇,给培养对象提供经费的资助和发展的平台,为他们教研、科研工作创造条件。

对于广大中青年教师,要根据学校《青年教师培养管理若干规定》精神,不断强化培养管理力度。要认真搞好继续教育工作,不断提高教师的学历、学位层次和业务水平。鼓励青年教师在职攻读博士学位,积极开展教师各类培训、教学竞赛等活动。要坚持“大众化、应用性”的办学定位,注重教师实践性、实用性专业进修和培训,提高实用教学能力,培养更多的“双师型”教师,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

3.加强校、系(部、基地)两级领导,深化师资队伍管理体制改革。

不断加强校、系(部、基地)两级对师资队伍建设的领导和管理,进一步深化职务聘任制度、考核制度、奖惩制度、分配制度和教师聘任制的改革,实现“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的转变。要形成优胜劣汰的激励竞争机制,充分发挥教师职务聘任为学校建设目标服务的导向作用。要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机制,细化、量化考核内容,不断完善考核体系和考核办法,切实做到重点培养与严格考核相结合,坚持标准和动态管理相结合。

4.建立相对稳定、高水平的兼职教师队伍。

要充分利用周边重点大学的师资力量和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企事业单位技术骨干,建立规模相对稳定、教学水平较高的兼职教师队伍,以促进学术、信息的交流和弥补专任教师的不足。要认真执行学校《外聘教师管理办法》,继续做好师资人才信息库的补充、完善工作,保证兼职教师的良性循环。

5.加强对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师德水平。

要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方针,结合教师的思想和工作实际,加强对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要不断强化教师的育人职责,提高教师的学识修养和人格修养,逐步在全校范围内形成优良的教风。要树立并大力表彰教师中的先进典型,充分利用典型引路的作用,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6.提供经费和条件保障,加大财力投入。

师资队伍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实现规划目标,不但要有相应的机制和体制保证,还要有配套的经费和条件保障。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管理服务思想,关心教师的思想、工作和生活,注重教师的切身利益,尽可能解决他们迫切需要解决的困难和问题。如逐步改善教职工尤其是学术带头人和中青年骨干教师的住房等问题,都必须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全盘考虑,统筹规划。要出台配套政策并加大财力、物力的投入(包括建立专项基金),以实质性的工作推动师资队伍的建设和发展。

资金投入预算406万元,其中:

知名学者的引进(4人)160万元

学术带头人的引进和培养(20人)90万元

青年骨干教师的引进与培养(40人)106万元

优秀教学奖励基金(讲课竞赛奖、教学质量优秀奖、优秀教材奖、教学成果奖、精品课程奖等)      50万元

二、深化人力资源改革

(一)建设目标:

按照人才资本化、管理市场化、机制科学化的构想,以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念为指导,深化人力资源改革。重点抓好绩效考核评价、薪酬分配改革等方面的工作,实现传统的人事管理向人力资源管理的转变,促进学校人力资源管理水平上新台阶,人才资源潜能开发取得新进展,为学校加快改革步伐奠定良好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二)主要措施:

1.合理确定工作岗位,加强劳动合同管理。

根据学校发展目标和岗位需求,科学确定岗位职责、任职资格条件和考核指标,在此基础上合理确定各单位岗位数量和人员编制。按照“人、岗、事”三者之间合理匹配和“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原则,实行全员竞聘上岗制度。所有教职工都须与学校签订聘用(劳动)合同,打破用工制度的“终身制”和“铁饭碗”,有效保障教职工的合法权益。

2.大力优化人员结构,不断提高员工素质。

要完善各类人员招聘制度,加强招聘管理,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原则,严把进人的“质量关”。要将德才兼备、符合学校需要的高校优秀毕业生、社会专业人才及时充实到教职工队伍中来,努力营造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健康成长的良好氛围。要通过常规培训与资格培训、重点培训与全员培训相结合的方式,不断加大对教职工特别是关键人才、高层次人才的培训力度。要严格考核制度,不断优化教职工队伍结构,提高教职工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

3.建立岗位职级体系,拓宽教职工晋升渠道。

打破单一行政职务晋升体系,建立各类岗位等级制度,重构和完善各类岗位人员职务晋升体系。打破职务与行政级别对应关系,实现从单一行政管理职务向多元化职务体系的转变,拓宽教职工的职业发展空间。

4.完善工资增长机制,推广绩效工资制度。

根据学校财力状况,逐步提高教职工工资标准。推行工资收入与绩效挂钩制度,完善工资发放办法。按照工作业绩表现拉开教职工收入差距,逐步形成以绩效工资为主导的增资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