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文日期: | 2008-08-29 | 发布部门: | cicro |
文 号: | 校发[2008]23号 | 文件名称: | 校发[2008]23号(2008-2009学年度工作要点) |
主 题 词: | 2008-2009学年度 工作要点 | 阅读次数: |
校发[2008]23号(2008-2009学年度工作要点)
全校各单位:
经2008年8月27日校长办公会讨论通过,现将《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2008-2009学年度工作要点》予以印发,请各单位遵照执行,并据此制定本单位本学年工作计划,于9月20日前交校办。
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
二00八年八月二十九日
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2008-2009学年度工作要点
2008-2009学年度,处在“十一五”发展规划中承前启后的阶段,学校发展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围绕提高教学质量、提高管理水平、提高服务意识,进一步提升办学水平,构建和谐校园和良好的育人环境的目标,学校研究拟定了2008-2009学年度工作要点。
一、加强学科专业建设,深化教学改革,完善基于MIS系统的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
1. 按照“迎评促建”的方针,继续抓紧申请学士学位授予资格的各项工作,保证首批11个本科专业学士学位授予权申报顺利通过省学位办组织的专家评审。
2.筹备召开学校第二次教学工作会议。
会议主题是“深化实践教学改革,构建和完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会议主要任务和目的:1)总结交流实践教学改革及实验室建设管理经验;2)研讨构建专业实践教学体系;3)制订实践教学质量评价办法;4) 制订提高专业教师实践素养的措施;5)制订提高实验室队伍水平的措施。
3.以信息类学科专业为试点单位,推进学科专业平台建设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4.制订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的学士学位英语标准及教学方案。
5.充分发挥MIS系统功能并不断完善系统的建设与管理,提高校系两级教学管理水平。
二、加快师资队伍建设步伐,进一步提高师资队伍水平。
1.根据专业建设需要,加大高水平优秀教师的培养和引进工作力度,为推进品牌专业建设提供重要的人才资源。
2.充分利用重点高校的优质资源,开展“客座教授”讲课制试点工作。
3.制定中青年教师科研基金管理办法,启动首批中青年骨干教师科研资助计划;制定并实施“双师型”教师培训计划。
4.逐步建立课程负责人制度,组建专业建设与教学骨干团队。
5.完善对外聘教师的管理,建设高质量、相对稳定的外聘教师队伍。
三、加强管理队伍建设,提高管理水平,提高服务意识。
1.修订校机关各级各类岗位职责;制订校机关部门工作目标考核办法。
2.开展校系行政管理、教学管理人员业务培训。
3.建立和完善行政管理人员人事档案管理制度。
四、加强实验室建设和管理,优化资源配置,为实践教学改革提供基础保障。
1.开展实验室设备利用率评估工作,为深化实践教学改革、加强实验室建设提供基本依据。
2.研究制订优化实践教学资源配置方案,建构和完善实践教学平台。
3.完善实验室管理和工作考核制度。
4.制订实验室开放管理办法,在若干单位推行试点。
五、加强学生工作队伍建设,丰富学生教育内容和形式,培养和提高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
1.针对专职学生工作队伍年轻化的特点,加强队伍的思想建设和工作作风建设,完善学生工作考核评价体系,提高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水平。
2.加强各级学生组织的建设,加强对学生骨干的教育培养,提高学生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的能力,把养成教育落到实处。
3.加强以就业创业为导向的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逐步形成适合不同年级学生需求的系列教育内容。
4.继续办好优秀学生和优秀毕业生报告会,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教育作用。
5.开展学风校风建设活动,营造优良育人环境。
六、召开图书情报工作会议,汇编图书馆管理制度和使用手册。
七、加强学校信息化建设,加快教学网络资源建设的速度,提高学校宣传工作的水平。
八、加强财务管理,为学校运行和建设发展提供资源保障。
1.积极筹措办学资金,做好学费足额收缴和融资工作,保障学校各项工作对资金的需求。
2.加强预算管理,做好学年度预算执行情况分析,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3.进一步完善校系两级管理体制下的财务运行机制,为基层做好服务工作。
九、适应办学规模的变化,调整后勤服务的布局,完善后勤工作运行机制和管理体制。
1.进一步严格各级岗位责任制,提高员工素质,规范工作流程,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意识,提高管理水平,增强后勤服务保障能力。
2.适应办学规模变化,按照标准化食堂要求,合理布局精心管理,为师生员工提供良好的餐饮服务;加大教室、宿舍管理力度,为学生提供舒适宁静的学习生活环境。
3.严格水电管理,努力节能降耗,建设节约型校园。
十、维护学校安全稳定,建设和谐平安校园。
1.抓好安全教育和日常安全管理工作,确保全年无重大政治、刑事案件和重大安全、消防责任事故发生。
2.加强安全保卫队伍建设,做到技防、人防、物防有机结合,快速反应,提高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确保校园安全稳定。
3.强化校园治安、交通秩序管理,净化校园环境,努力创建“和谐、健康、平安、文明”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