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听学生心声 提高教学质量 谋划科学发展
发布时间:2012-11-23 发布者:cicro 阅读次数: 【字体: 大 中 小】
为充分发挥学生教学信息员的沟通和桥梁作用,及时了解学校教学工作状况,为进一步加强质量监控提供依据,促进教学质量全面提高。学校于2012年11月14日组织召开了全校学生教学信息员代表座谈会。会议由李桂兰副校长主持,教学顾问委和教务处相关人员参加了会议。会上,来自全校7个院系的32名学生信息员代表踊跃发言,反映了各教学单位在教学工作中好的做法和部分教师的感人事迹,同时也为学校各项工作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主要反映在以下六方面:
一、关于教师课堂教学质量
各院系学生信息员代表普遍反映,我校教风建设成效显著,大部分教师教学态度端正,尤其对程海英、刘政廉、朱定华、袁观宇、邹思敏、张曼妮、孙云海等教师的教学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学生代表认为这些老师对学生认真负责,能够及时与学生进行沟通,根据学生学习状态调整教学方法,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同时,各代表也反映了一些教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专任教师不足,一位教师带多门课程或多个实习班的现象比较普遍,教师教学精力无法集中,影响教学效果。
2.外聘教师责任心不强,上课缺乏与学生沟通,希望学校在聘用外聘教师前能够对其教学进行考核,并加强对其日常教学的监管。
3.部分教师教学内容陈旧,不能根据学科专业动态及时调整、更新内容,且上课照本宣科,教学互动效果差。
4.希望能安排教学经验丰富的老教师担任专业基础课的教学任务,以便让学生打下坚实的专业基础。同时建议学校能多组织老教师对年轻教师进行经验交流和业务指导,以便青年教师更快的成长。
二、关于课程设置及安排
1.部分高年级学生反映,大四上学期课程安排过多,由于考研、实习、择业等原因,课堂到课率不高,教学效果不能得到有效保障。希望学校能考虑适当减少大四的课程学习任务,将诸如《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概述》等通识教育课程安排提前。
2.部分专业反映课程先后顺序存在一定矛盾:有的先行课程安排在后续课程之后,给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带来困难;有的课程分别安排在两个学期的前半学期开设,间隔时间太久,影响课程的连续性。希望相应专业能进一步优化课程设置。
3.部分课程课时量偏少,导致教师上课存在赶进度的现象,不能给学生足够的时间消化、理解、吸收知识点,希望能根据课程内容适当调整学时分配。
4.部分专业课(外聘教师)安排在晚上上课,一方面影响教学效果,另一方面与同学选修课冲突,导致同学不能正常选择选修课程。
5. 实验课落实情况不好,一方面一些同学实验课主动性不够,有抄袭实验结果的现象发生,另一方面老师准备的实验题更新不及时,比较陈旧。
6.希望不要将半天的两门课程分别安排在18号教学楼和11号教学楼,课间时间不充裕,会影响教学效果以及师生沟通。
7.针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特点,希望学校能加大实践教学环节的比例。
三、关于考试和考风建设
1. 建议基础课和主干课程设立题库,采取闭卷考试,其他课程可根据课程性质选择开卷、撰写论文等方式进行考核。另外,应加强对学生平时学习状态的考核。
2.为进一步加强学风建设,建议学校狠抓考风考纪,坚决杜绝考试作弊现象的发生。
四、关于专业人才培养方式
1.建议学校应在每一学年初开展有针对性的专业引导工作,引导学生对所学专业有系统、清晰的认识,以便更好的学习各阶段课程内容。
2.建议各院系多组织开展高、低年级学生的交流活动。
3.建议可以采取高年级学生担任低年级学生英语辅导员的方式,提高同学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效果。
4.建议学校提供更多学生与社会接触的机会,多开展与企业互动活动,进一步加强就业指导宣传工作。
5.针对同学学习主动性不高、学风不良等现象,建议学校多开展一些积极向上的思想教育活动。
6.希望学校加强理工科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多开展高质量的讲座活动。
五、关于教学条件
1.11号教学楼部分教室投影和音响效果差;18号楼语音教室部分电脑和耳机故障;经管学院2楼实验室部分电脑无法正常使用。
2. 自主学习中心和中区图书馆比较嘈杂,很多学生讲话,一些女同学穿高跟鞋走路声音过大,影响其他学生学习效果,希望学校能加强管理。
3. 图书馆内艺术专业相关的书籍、资料较少,且一些工具书比较陈旧、更新不及时。
4. 希望多开放体育馆,为学生体育锻炼提供场所。
六、关于校园环境
校园内有同学在公共场所抽烟,影响极其恶劣,希望学校能加强监管和宣传。
本次学生信息员代表座谈会是学校加强教学质量监控的一项重要举措,第一时间了解到学生最真实的意见和建议。李桂兰副校长对学生代表提出中肯意见表示感谢,并当场回复了部分同学的问题和意见。学生代表对各教学单位存在的具体问题的意见和建议,教务处也将分别反馈至各教学单位,希望各单位充分利用学生反馈的问题和建议,认真学习、找准原因、及时调控,进一步提高教学和管理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