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务处2012-2013学年度工作总结
发布时间:2013-07-09 发布者:cicro 阅读次数: 【字体: 大 中 小】
本学年度,在学校董事会、校党委、校行政的正确领导下,在各教学单位和各职能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教务处认真贯彻《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十二五”发展规划》精神,围绕学校“培养高素质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办学定位,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以推动教学改革为动力,以强化实践教学和质量监控体系为抓手,认真履行工作职责,狠抓工作落实,强化服务意识,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具体总结如下:
一、科学谋划,重点工作取得新进展
1.狠抓实干,专业建设有新突破
教务处组织并积极配合各教学单位开展专业建设工作,本学年度取得突出成绩:优化专业结构,根据学科发展和社会需求积极开展新专业申报,本学年度新增网络与新媒体、风景园林2个本科专业,目前我校本科专业数量增加至36个。
大力加强专业内涵建设,积极组织参加省质量工程项目申报,取得重大突破:光电信息工程专业荣列省高校“战略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项目;广播电视学、土木工程专业成功申报省“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
2.以点带面,课程建设思路清晰
教务处认真组织学习教育部、省教育厅对高等学校课程建设的新指导精神,结合我校课程建设实际,参考其他兄弟院校的先进经验,研究拟定了我校课程建设与管理工作的新思路。
组织开展了2012年度校级精品课程建设项目立项工作,最终确定《数据结构》等10个校级精品课程建设项目。
组织开展了年度省级精品视频公开课、省级资源共享课课程的申报与相关建设工作,推荐
为进一步落实我校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创新课程体系,优化教学内容,本学年以基础科学部“数学”、“物理”、“制图”等系列课程改革为试点,推进全校基础课课程改革,如启动了公共基础课中“两课”的系列课程改革和工科类学科基础课课程改革的前期调研工作。
3.加强扶持,教研教改成果丰富
本学年度,教务处组织开展了我校首届教学成果奖评选活动。评选出13项校级教学成果奖,其中一等奖3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6项,并推荐3项一等奖参加湖北省第七届教学成果奖评审。最终,
同时,教务处根据学校本学年度工作重点,发布了2012年、2013年教学研究项目立项指南,开展了2012、2013年度校级教研教改立项工作,并从校级立项中遴选重点项目推荐参加湖北省教研教改立项。2012年我校由江
4.持续推进,实践教学改革成效显著
在认真总结2011-2012学年度专业(基础)技能测试工作的基础上,教务处积极探索建立专业核心能力测试工作常态化运行机制,制订了《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本科生专业(基础)技能测试工作实施细则(试行)》(校教[2012]85号),组织开展了2009级本科生专业技能测试工作、2011级本科生专业基础技能测试工作,共有684名本科生参与了本次测试,其中优秀240人,占总人数的35.1%;合格384人,占总人数的56.1%。
制定并颁发了《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本科生实践创新学分管理办法(试行)》(校教[2013]1号),将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中的“课外实践与创新学分”部分做实做细,实行实践创新学分与学生毕业资格挂钩。从学校宏观政策层面进一步增强了学生开展实践创新活动、提高实践创新能力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是切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实现学校高素质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举措。
大力推进各院系开展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 鼓励引导相关优势学科专业联合合作深入、学生受益面广、在社会相关领域有一定影响的企事业单位,积极申报“省级实习实训基地”。2012年,推荐新闻与法学学院广播电视学、新闻学、汉语言文学专业联合湖北广播电视台参与申报;2013年,推荐新闻与法学学院广播电视学、新闻学、网络与新媒体专业联合湖北网络广播电视台参与申报,目前相关申报材料已经上报省教育厅。
5.强化队伍,青年教师培养取得佳绩
总结工作经验,实现与省青年教师教学竞赛规程的充分衔接,修订并颁布了《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实施办法》(校教[2012]70号),并以新规则组织开展了2012年度青年教师教学竞赛,11名青年教师获奖。
积极开展省青年教师教学竞赛校内选拔赛,推荐艺术设计学院
积极组织参加第四届“高校外教社杯”全国外语教学大赛湖北赛区比赛活动,推荐外语系教师郭婧代表我校参加听说组省复赛活动,目前已将相关材料上报组委会,复赛将于2013年7月在华中科技大学举行。
6.不断完善,教学质量监控有新途径、新改革
为进一步完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充分发挥学生参与教育教学管理的主体作用,及时全面了解我校教育教学状况及学生动态,教务处组织召开了2012级学生教学信息员培训会议,为提高教学评价工作质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针对以往仅由各教学单位组织召开学生座谈会而导致的学生信息反馈不够及时、不够全面的问题,教务处于期中教学检查期间组织召开了全校学生教学信息员代表座谈会,全面了解学生学习情况、教师授课情况以及教学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将学生信息员反映的问题及时向有关单位进行了反馈。
为更全面、准确、及时的反映教师教学水平,本学年度教务处对教师课堂教学效果综合测评方式进行了改革,教师教学效果综合测评的最终分数,由以往的主要依据学生评分一个分数改为由学生评分(40%)、顾问委评分(30%)、同行评分(30%)三个部分组成。
改进教学顾问委员会听课反馈机制,实行教学顾问委听课情况每月交流与情况反馈会议汇报制度,同时,每位委员均反馈当月听课记录及书面总结材料,对于及时改进、解决委员们听课中发现的问题,适时推广委员们听课中所发现的优秀教师、优秀事迹,促进教师教学水平提升,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改革创新,教学管理工作有新思路
1. 推进教学管理信息化有新成效
根据教务工作信息化管理的相关要求,对教务MIS系统进行了进一步完善和新功能开发。完善了含实验环节补考成绩的管理、学生成绩不及格项查询与补考项提示、开课数据细化管理、课表数据管理、信息员评教数据管理与设置、学分统计清理以及毕业资格审查等功能。开发并新增了教材书目信息分院系管理、毕业生就业意向调查数据采集与管理、学生转专业网上报名与数据管理、教师教学评估数据汇总统计、学生实践创新学分管理等新功能。
为更好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教务处启动并完成了校级精品课程网站门户建设工作,目前已实际运行的15门校级精品课程网站统一在一个服务器平台上,便于日常维护和更新。
2.加强考试管理工作有新方式
为进一步加强学风建设,严肃考纪、净化考风,本学年度教务处从加大考场管理力度入手,多措并举,以考风促学风。
从2012-2013学年度开始,将非考试周集中安排的日常考试、学期初补考都统一纳入学校考场巡视与评估工作,教务处和教学顾问委对全校各类考试进行了巡视和重点抽查,对由于监考人员履职不到位引起的8起教学事故进行了处理。
同时,教务处高质量的组织了全国、省级大型考试考点工作,并获得了上级部门的一致好评。
3.开展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有新思路
在继续开展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检查、答辩前专项检查和学年末综合评估考核等工作的基础上,本学年度教务处广开思路,由“抓形式,求规范”转向“重内容,求质量”,组织开展了2012届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专项评估工作,新闻与法学学院、原信息科学与技术系、城市建设学院、机电与自动化学院等四个教学单位被评为“2012届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工作优秀院系”。
为充分发挥优秀典型的示范性作用,教务处配合各院系,从2012年春季学期起,组织开展“毕业设计/论文优秀成果展活动”,受到了广大师生,尤其是应届毕业生的广泛好评。
结合院系工作实际,鼓励各院系开展形式多样、适时有效的毕业设计/论文专项工作,如经管学院开展公开示范答辩活动;机电学院针对远在国外实习的毕业生开展视频答辩活动;城建学院开通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网站等,2013届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成效显著。
在2012年省级优秀学士学位论文评选中,我校有22篇论文入选,为历年入选篇数之最;2013年我校获得53名省优秀学士学位论文推荐名额,目前材料已经上报省学位办,力争今年在获奖篇数有更大突破。
4.规范学生转专业有新办法
修订并颁发了《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学生转专业管理办法》(校教[2012]69号),进一步明确了转专业的原则,本科生转专业次数由以前的三次(入学、第二学期末、第四学期末)减少为两次(第一学期末、第四学期末)、专科生转专业次数由以前的两次(入学、第二学期末)减少为一次(第一学期末),并对学生转专业的范围做出了明确的规定。新规定的执行,减少了学生盲目转专业的行为,有效保证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及学校教学管理工作的稳定性。
5. 完善学籍管理有新制度
2012年,教务处、学生处联合各教学单位做了大量的前期调研和准备工作,从2012届毕业生起适时取消了毕业前最后一次补考,毕业生工作圆满完成,未发生一起因取消毕业前最后一次补考而引起的重大突发事件。
2013年,2013届毕业生从学分清理和学籍异动工作开始,严格把关,提前对学生进行警示,目前毕业生的各项工作推进平稳顺利。
为鼓励学生个性发展、自主学习,制订了《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超前选修工作管理条例(试行)》(教务【2013】3号),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基础、学习能力及身体状况,提前跨学期选修本专业高年级课程。
三、立足服务,抓好常规教学管理
1.对教务处网站进行了改版,增加了工作安排、校历查询、课表查询、教务工作服务流程、表格下载等专栏,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方便。同时,设置处长信箱、留言板,开辟了信息收集渠道,及时解决学生提出的各类问题。本学年度,对学生在教务处网站“留言板”上提出的44个问题逐一进行了回复。
2.针对2008级毕业生工作中出现的各类问题,教务处在学年度初下发了2013届毕业生工作进程安排表,使各教学单位能统筹安排各项工作,保证毕业生工作圆满完成。
3.本学年度教务处加强了各教学单位对毕业生归档成绩的审核,为了减轻教务员工作负担,教务处划拨专项经费给每位教务员刻印了个人签字章。
4.针对教学顾问委员提出的因部分课程调课,导致听课人扑空的问题,教务处及时与各教学单位教务员沟通,从本学年度起各教学单位及时将调课信息反馈给各相关教学顾问委员。
5.针对学校机房管理人员提出的教学软件太多,占用电脑内存,影响电脑运行速度,影响教学效果等问题,教务处进行了研究讨论,并提出了解决办法。一方面,教务处在给各教学单位下达教学任务书时,增加一条信息,要求教师填写所上课程需要的教学软件名称和版本,另一方面,要求各位教师上同一门课程时采用相同的软件。
6.开通教师评分查询功能。教师可进入教务MIS系统查阅自己的评分以及学生的意见和建议,有利于提高教师教学水平。
7.改进了在校生转专业的流程,今年实行网上报名、确认、审批,统计,学生在网上就可以查到自己申请转专业的结果。减轻各院系教务员的工作量,使转专业工作更规范、更简捷、准确。
8.改进学分清理工作,在MIS系统中完善了学时、学分的统计功能,(以前是各院系教务员人工统计)提高了工作效率。
9.改进毕业、学位资格审查功能。目前可以利用教务MIS系统统计毕业生学分与计划学分并核对课程学分,确保毕业生实修学分与计划所修学分一致,保证毕业生毕业时达到学校要求。同时,根据学校要求对毕业生毕业和学位条件进行设置;利用教务MIS系统筛选毕业生毕业资格和授予学位资格,确保毕业生毕业、学位信息准确,提高工作效率。
10.改进毕业、学位资格审查功能。首先统计毕业生学分、课程、处分、英语等级、大学英语四级卷面及口语等信息。
以上是教务处2012-2013学年的主要工作,虽然各项工作都顺利完成,但工作中还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在新一学年度里,教务处全体同志将再接再励,进一步强化质量意识,加强学习,研究新的情况,解决新的问题;进一步强化服务意识,诚心诚意为师生办实事,为学校教学工作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