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务处2013-2014学年度工作计划要点
发布时间:2013-07-09 发布者:cicro 阅读次数: 【字体: 大 中 小】
本学年度,教务处将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和湖北省 “十二五”期间继续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意见的精神,结合学校的总体安排,围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从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健全质量保障体系等方面,进行整体推进;通过发挥教研教改项目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解决教学工作薄弱环节中的重要作用,进行重点突破。学年度的工作要点如下:
一、强化专业内涵建设,提升专业建设水平
1.继续围绕湖北省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如战略新兴(支柱)产业项目、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等,配合各教学单位开展有针对性的建设工作,争取在立项项数和建设成效上取得更大突破。
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2.启动2013级各专业人才培养计划修订工作。
在上学年基科部率先启动“物理”、“数学”、“制图”等公共基础课课程改革的基础上,继续推进“两课”系列课程及工科类平台课程的课程改革工作,围绕如何进一步深化落实专业核心能力培养,优化课程体系,开展2013级各专业人才培养计划修订工作,并重新修订相应的课程教学大纲。
三、深化课程建设,落实专业建设成效
3.在深入学习和理解上级课程建设精神,充分参考兄弟院校先进经验的基础上,10月左右修订颁布《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课程建设与管理办法》。
4.实施省级精品开放课程(精品视频公开课、精品资源共享课)年度遴选培育制度,每年秋季学期在评审年度校级精品课程建设项目时,同步启动从校级精品课程及建设项目中遴选优秀项目,开展有针对性的下一年度省级精品开放课程(精品视频公开课、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培育工作,争取在相应的省级评审中实现零的突破。
5.以专业核心能力培养为驱动,以专业特色形成为目标,启动专业课程群建设工作,引导各学科专业根据学校课程建设总体安排,有针对性的制订本专业课程群建设办法及措施,重点扶持1-3个优势专业开展专业课程群建设试点工作,并面向全校其他各专业开展经验交流。
6.加强公共选修课程的设计与开发,进一步完善公共选修课程的运行管理和质量监控工作。为有效解决公共选修课资源不足和质量不高的问题,配合思政课部、校图书馆做好超星乐雅网络通识选修课程平台的引进和使用工作。
7.进一步加强学校精品课程网站群平台的建设与管理工作,规范、完善现有的精品课程网站内容和版面,严把后续上网课程质量关,充分展现我校精品课程的示范带动作用。
四、大力推进教研教改,促进教研教改成果的应用和推广
8.积极组织各教学单位围绕学校教学工作重点开展各类教学研究与改革工作,并有重点地推荐校级项目申报省级教研教改项目、省级教科委“十二五”规划项目,力争取得更大突破。
9.对历届结题的教研教改项目的成果应用情况,以教学单位为单位开展问卷调查,根据问卷调查结果进行适度的走访调查,初步了解我校教学研究基金的效益情况,并邀请部分教学研究成果突出、应用面广、受益面大的项目负责人面向全校开展经验交流活动。
五、完善教师教学效果激励机制,加强青年教师培养
10.组织开展华中科技武昌分校“最受欢迎教师”评选活动,制定评选方案。通过此项活动促进教风、学风建设、师德师风建设,实现师生间良性互动,提高教师教学水平。
11.在认真组织开展第四届校级中青年教师教学竞赛的基础上,选拔推荐优秀教师代表我校参加湖北省第四届青年教师教学竞赛,邀请我校及主校区上届获奖者对选拔者传经送宝,力争在获奖等级上有新的突破。
12.认真总结校内青年教师培养工作,在各教学单位中遴选成长快、进步明显的青年教师典型案例,以教学简报、教学顾问简报及经验交流会等方式,进行全面推广和宣传。
六、修订和完善教学管理规章制度,健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13.结合《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学生评教方式方法与运行体系研究》教研项目,2013年底修订和完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各项管理制度和规定。
14.建立健全本科教学工作基础数据的采集机制,加强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建设,配合学校开展本科教学质量报告工作。
15.进一步强化学生信息员队伍建设,尊重和重视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及时将来自学生的合理意见和建议落实到日常的教学管理和教学服务中去。
七、加强实践教学环节质量监控,实践教学水平争上新台阶
16.选取条件成熟的院(系)和专业,逐步开展和推进院(系)毕业设计/论文公开示范答辩制度。
17.在对我校专业实验室实验设备配置及实验教学情况充分摸底、对我省现有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分布和建设成效进行充分调研的前提下,适时启动符合我校实情的校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立项建设工作,同时为相应的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申报和推荐做好有针对性的前期培育工作。
18.根据《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本科生实践创新学分管理办法(试行)》(校教[2013]1号)的相关规定,从2011级开始逐步开展本科生“课外实践与创新学分”的认定与管理工作。
八、建设完善教学MIS系统功能,提升教学管理服务水平
19.结合教务管理工作的实际需要,对系统的功能应用和潜在需求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归类,进一步加强系统的功能模块建设和更新维护工作,使系统的应用更加人性化,功能更完善。
20.加强教务MIS系统安全认证机制建设,合理分配管理权限,设置多岗管理模式,确保系统安全、长效运行。
21.对教学管理信息化应用比较全面、工作推进比较深入的兄弟院校,围绕信息化开展方式及其采用的信息系统开展调研工作,同时结合我校当前整体校园信息化建设情况,对升级或改版我校现有教学管理MIS系统提出合理化建议,进一步提升教学管理服务水平。
九、创新本科教学常规管理工作,提高教学管理质量
22.加强排课工作的科学管理,及时规避课程安排不合理现象。
制定完善课程安排的基本规范和标准,加强排课管理过程控制,加强与院系及其他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及时报告可能存在的课程安排不均匀情况,让相关教师与学生做好提前准备与自我调节。
23.加强教学资源管理,提升教学资源利用效率。
在编排课程的同时,加大对教学资源利用效率的管理,合理分配各种教学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统计分析各种教学资源(如教室、机房等)的利用率,为学校硬件设施建设与更新换代提供参考依据。
十、其他工作
做好教育厅和学校安排的其他工作。
教务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