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4月25日至27日,第四届全国土力学教学研讨会在华中科技大学一号楼学术报告厅隆重召开。 开幕式由大会组委会主席、长江学者华中科技大学土木工程与特聘教授、郑俊杰副院长主持,华中科技大学段献忠副校长致欢迎辞,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分会副理事长、清华大学李广信教授代表主办单位致辞。
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龚晓南教授,原湖北省土木建筑学会土工基础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武汉大学刘祖德教授,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朱宏平院长出席了开幕式。龚晓南院士、刘祖德教授、李广信教授等作了大会特邀报告。本次研讨会还进行了25场报告交流,来自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同济大学等66所“985”、“211”和地方高校及出版社等机构的220余名代表参加了本次教学研讨会。
作为协办单位,我校城市建设学院袁海庆院长,于吉太教授,陈金洪副教授、高级工程师出席了本次研讨会。27日上午8点于吉太教授在大会作了“坚持现代工程教育理念,运用信息技术,深化岩土工程课程群改革”的报告,报告阐明了教学改革离不开先进理论的指导,指出教学改革只有在先进理论指导下才能走的远,才有生命力。当前工程教育需要大工程观是21世纪工程教育改革的热点问题,作为现代教育观,它是21世纪高等工程教育的面向,是工程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在教学改革中坚持大工程观的教育理念,必然涉及到学科交叉,减少专业必修课比例,课程整合,压缩课时,建构合理、科学的新的课程体系,要用大工程观的视角更新组织教学内容,把培养大学生的工程意识、工程思维、工程伦理道德放在首位,同时要运用信息网络技术,把教学研究成果及时转化为优质的教育资源,让学生大面积受益,教育科学研究的成果要接受教学实践检验,不断总结,不断深化。会上,于教授展示了我校《土力学》与《基础工程》两门课程整合后的资源,受到与会代表们的重视和兴趣。大会执行主席西南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博导罗书学教授说:于教授报告内容新颖丰富,资源应用可操作性强,很有实际意义,期待于教授的教育资源尽快入网共享,尽快提供《土力学与基础工程》下载网址。
27日上午11时许,研讨会闭幕。清华大学李广信教授作了总结发言。他指出这是一次成功的教学研讨会,会议不仅给教师们提供了互相学习、共同进步的机会,也增进了各高校之间的联系,增进了参会代表之间的友谊。李广信教授在总结中,还谈到了于吉太教授会上指明的在工程教育中,要防止重技术层面忽略非技术层面的工程教育,他说:“我同意于教授的观点,清华大学最近让我开一门伦理道德工程素养教育课程,计划6课时,我正在考虑。”
此次大会取得圆满的成功,26日晚,全国土力学教学专业委员会选举清华大学张丙印教授为新一届专委会主任委员。经过单位申办、专委会委员投票表决,第五届全国土力学教学研讨会将由河海大学承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