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学年度本科生专业(基础)技能测试工作总结
发布时间:2011-04-11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 阅读次数: 【字体: 大 中 小】
2011年11月-2012年3月,为进一步深化实践教学改革,检测学生专业(基础)技能水平,各教学单位依照《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本科学生专业技能测试工作方案》(校教[2011]21号),《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2011-2012学年度工作计划要点》(校发【2011】30号),组织开展了2008级本科生专业技能测试活动。此次测试工作属我校首创,虽无先例可循,但也未曾难倒我校师生,我们举全校之力,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并及时总结经验,圆满完成了此次专业(基础)技能测试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实效与经验,下面就对本学期的测试工作做如下总结:
一、测试工作的特色
(一)学校各级领导高度重视,各教学单位组织有序。
本学期初,周进校长在学校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要把2008级本科生专业专业技能测试工作作为学校2011-2012学年度的工作要点。并要求技能测试工作将在2008级本科学生中进行试行。各教学单位对测试工作也都高度重视,组织严密有序,除了“一把手”亲自主抓外,还要求教学指导委员会全面指导,教研室老师积极配合参与。每次测试前,全体参与教师都要做充分的前期准备工作和预备试验,并在测试过程和测试结果进行认真观察和评比。
(二)制定专业技能测试办法,保障测试工作规范化运行。
2011年4月,学校出台《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本科学生专业技能测试工作方案》,此后,各教学单位组织广大教师认真学习,并进行多次讨论,在此基础上,各专业制定了《本科生专业技能测试办法》,电工电子教学基地和基础科学部也分别制定了《本科生学科专业基础实验实训技能测试办法》。测试办法对测试的具体要求、程序和考评标准作出了明确规定,为专业技能测试工作奠定了扎实的制度基础,使本科生专业技能测试工作更加制度化、规范化。
(三)学生参与面较广,参与测试的学生平均比例达10%以上。
在此次测试工作中,共有671名本科生参与了专业(基础)技能测试活动,参与测试的学生平均比例达10%以上,学生参与面较广。其中,294名2008级本科生参加了各专业的专业技能测试,377名2010级本科生参与了基础科学部、电工电子教学基地组织的专业基础技能测试。
二、测试工作结果分析
根据各单位提交测试结果,教务处进行了数据统计与分析。共有671名本科生参与了本次测试工作,其中2008级学生有294人,2010级学生有377人。从成绩分布情况来看,优秀206人,占总人数的30.7%;合格432人,占总人数的64.4%;不合格14人,占总人数的2%;缺勤19人,占总人数的2.9%。综合各专业提交的总结及成绩分析,以及教学顾问委员会和教务处的反馈意见来看,大多数学生都表现出高度的积极性和热情,能有效地融合所学过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方法,并能按规定完成测试内容与要求,回答出老师的现场提问。
当然,基于学生个体自身的成绩差异和动手能力的不同,少数学生在操作和运算、口头表达等方面的表现也不尽如人意,有待进一步的提高。
三、测试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与改进建议
总体而言,本次测试工作已经达到了学校最初的既定要求与目标,但鉴于各专业的不同特点和学科差异,以及参与测试的学生的个体差异性等原因,还是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根据各教学单位、教务顾问委员会和教务处的反馈意见,对本次测试工作中发现的一些问题及改进建议归纳如下:
(一)测试时间及抽样全面性问题。大四的学生的专业技能测试时间,宜早不宜迟。本次测试就都是安排在12月举行的,在这个时间段开展的技能测试工作,就会与部分学生的复习考研相冲突,这样就导致最终抽查的学生绝大多数都是不考研的学生,因为他们平时成绩属于中等和中等偏下,这样的话,就达不到抽样的全面性的目的。建议以后最好安排在大四上学期期初,如9月-10月之间。
(二)场地问题。本次测试中,部分专业还存在专业实验室场地缺乏的问题,如城建学院的环境工程专业。他们提出,因为受到专业实验室的场地限制,本次测试选择的水质测定仅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了实验操作能力,并不属于专业核心内容,无法达到检验专业核心能力的预期效果。他们建议尽快完善专业实验室的建设工作,为我校专业技能测试提供充足的实验资源保障。
(三)学科差异性问题。外语系的老师提出,文、管类专业,尤其是英语专业不同于理工科专业,专业能力测试上不可能偏重于技术,而是对学生语言学习的一个考查和检验,希望在执行上不能都跟理工科专业一个模子一个套路。他们表示,在测试方案和方法上,文管类专业也将认真总结此次工作的经验与教训,为下一步更好的开展测试工作做准备。
(四)学生掌握知识程度差异性的问题。在本次测试工作中,很多专业都反映,部分学生对于专业基础理论、核心概念及基本方法掌握的较好,但是对于理论联系实际的问题,就掌握的不够。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建议学校应该尽量创造外部条件,同时进一步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的培养力度,让学生自身积极主动地进行技能训练,提高他们的自身技能水平。
(五)学生名单抽查的权属和比例问题。本次测试工作中,考虑到各单位更加了解自己的学生情况,学校采取由各教学单位自行抽查的方式。但这种方式业导致一些问题的出现,如抽查比例的不一致,抽查学生的成绩好坏不均匀,等等。建议在以后的测试工作中,由学校统一组织抽查学生名单,具体由教务处和教学顾问委员会来共同抽取。
(六)成绩等级不统一的问题。从各专业提交的技能测试成绩来看,标准不太统一,有的专业是优秀、合格和不合格三个等级,有的是优秀、良好、中等、合格和不合格五个等级。建议各专业应根据《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本科学生专业技能测试工作方案》的要求,统一折算成优秀、合格和不合格三个等级。
(七)成绩效力问题。部分院系提出,目前的学生技能测试以学生自愿参加为主,建议学校出台相应政策,把技能测试的考评结果与学生的相应的硬性需求相挂钩,从而激励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技能测试活动中来。
除了上述问题外,还有单位提到了技能测试的工作量及酬劳问题,成绩评定等级应否与学位挂钩等问题。
教 务 处
2012年3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