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昌首义学院教学指导委员会2017年第一次会议纪要
发布时间:2017-04-14 发布者:刘洋 阅读次数: 【字体: 大 中 小】
2017年4月11日,校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周进教授主持召开了武昌首义学院教学指导委员会2017年第一次全体会议,会议应到14人,实到14人。
一、会议听取了外国语学院徐秋梅院长、《大学英语》课程负责人邬丽宏主任关于我校《大学英语》课程改革方案的汇报,并同意从2017级本、专科生开始按如下方案组织教学:
1.学时学分设置:本科生的《大学英语1、2、3、4》由原来的“56学时(3.5学分)/学期”调整为“48学时(3学分)/学期”;专科生的《大学英语1、2、3》由原来的“48学时(3学分)/学期”调整为“40学时(2.5学分)/学期”;
2.同意允许普通本科生可以从第二学期开始报考国家大学英语四级考试;
3.同意调整传统的大学英语本科提高班开班模式,提高班入班学生根据学生高考英语成绩、学生个人意愿及面试情况遴选,提高班学生常规课程随原班学习,根据学生个性需求,同时也针对不同类型的英语竞赛培养后备队伍,新增“专项课程”(24学时/1.5学分),单独排课,每周2节。 “专项课程”如英语语音、英语演讲、英语辩论、英语阅读、英语翻译等。提高班学生修完“专项课程”成绩合格者可获得相应学分,该学分可冲抵公共选修课学分。
4.《大学英语》的课程体系及教学内容做如下相应改革:
(1)在各学期的《大学英语》(包括普通本科、专升本)课程中分别开设4学时的实践内容(含在48学时内)。如英语经典诵读大赛、英语语音模仿大赛、英语演讲大赛 、英语舞台剧等。
(2)普通本科第四学期,除了安排《大学英语4》外,还将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增设《科技英语》、《职场英语》、《英美文化》、《商务英语》等限选课程,供通过国家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并通过《大学英语1、2、3》期末考试且参加了第一、二、三学期英语实践的学生选修,选修课程可冲抵《大学英语4》成绩。
二、李桂兰副校长就“理实一体化”课程课内实践学时的安排问题向会议提出了相关建议:将附属于理论课的课内上机、实验学时(大于8学时)的内容作为一门单独的实践教学课程,原有的课程安排方式、工作量计算方式保持不变。会议决定先由各教学单位进行探讨和研究,待召开“2017版人才培养方案指导性意见研讨会”时再进行讨论。
武昌首义学院教学指导委员会
2017年4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