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完成2020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报工作
发布时间:2020-04-21 发布者:胡容玲 阅读次数: 【字体: 大 中 小】
2020年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工作已于4月20日圆满结束,我校共报出10项课题(其中自科面上6项、青年4项)。课题均通过科技处严格审查,顺利完成了系统填报工作。
此次国家自科基金的申报工作受到李崇光校长、吴昌林常务副校长等多位校领导的重视。2019年9月刚开学,李校长、吴校长带领科技处分别到各个学院座谈走访,了解大家的申报计划,听取大家的建议,积极为老师提供政策支持,出台了《关于促进申报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的指导意见》。本次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报是在校领导直接督导下,科技处全程组织、无缝衔接,各院校积极支持,申报人积极配合下完成的。
学校从申报工作的指导思想、申报工作流程、安排工作计划、邀请校内外专家讲座与指导等方面做了大量部署与动员工作。结合我校当前形势,吴校长提出2020年基金申报的总体指导思想:“大力动员,增量提质,零的突破,力争增量”,体现在增加项目申报数量,提高申报质量,聚焦突破青年/面上项目;其目标是通过青年博士教师、副高职称以上教师的积极申报,力争全校自然科学基金申报总份数突破10项,形成我校申报国家级项目的新局面。
为了“增量提质”,在“量”的基础提高申报“质量”,科技处与学院协商,明确各学院申报计划任务,学院广泛动员,推出一批有研究基础的副高和博士进行申报。共申报13项自科,经科技处组织专家评议推荐,最终遴选出10项向国家基金委报出。从本次遴选课题来看,选题多数课题具有前瞻性、项目组前期有一定研究基础、团队结构相对合理,总体上符合国家自科基金项目提出的“鼓励探索,突出原创”、“聚焦前沿,独辟蹊径”和“需求牵引,突破瓶颈”等方向的基本特征和研究科学问题的属性。通过本次申报对学校现有科研团队整体水平有了一个综合性评价,挖掘了一批有潜力的项目研究人,发现了一些值得长期培育的研究方向。
为了更好地做好基金申报工作,学校特聘了有多次国家基金项目申报经验的吴晓光教授、卫军教授全程指导老师们写申报书。科技处先后制定了《2020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工作方案》、《学院申报国家基金项目情况计划任务表》、《国家基金申报日程安排》、《校外专家基金申报讲座安排计划》、《博士科研启动基金管理暂行办法》、《校外通讯评议专家安排计划》等相关文件,组织多场专家讲座,营造申报氛围,及时收集各项申报资讯,在申报书撰写规范方面给老师们进行一对一的交流,在疫情特殊时期,给老师们提供精神鼓励和心理支持,助力老师们申报课题。
各学院为项目申报人提供了便利条件,如信科学院为项目申报人减少额外非教学任务,保证申报人有足够的时间写申报书;机电学院、城建学院大力动员老师们申报,全过程关注,为老师们聘请学科专家多次进行一对一指导;基础科学部重点动员、跟踪辅导,帮助老师们提供基础条件和心理支持。
本次申报的项目负责人,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多重不便,在无法进图书馆、资料室、办公室等封闭环境下,战胜重重困难,几乎牺牲了自己所有的休息时间,从选题、凝炼科学问题、撰写申报研究内容等,反复修改不断打磨申请书,课题组成员也积极参与、认真核对基金申报标准,有的克服身体疾病,顶着巨大的心理压力,不懈努力,坚持到申报的最后一刻。
本次我校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报出10项课题,其中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报出2项,项目申请人是:朱忠敏、孙红,机电学院报出3项,项目申请人是吴晓光、肖书浩、周仁斌,城建学院报出4项,项目申请人是卫军、郑莹、肖江蓉、雷丹云,基础科学部报出1项,项目申请人是金芳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