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度本科生专业(基础)技能测试工作总结
发布时间:2013-01-21 发布者:cicro 阅读次数: 【字体: 大 中 小】
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2012-2013学年度本科生专业(基础)技能测试工作总结(点击下载)
2012年10月-2013年1月,为检测学生专业(基础)技能水平,进一步深化实践教学改革,各教学单位在实践中总结经验,圆满完成了2012-2013学年度本科生专业(基础)技能测试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实效与经验,为我校探索建立专业(基础)技能测试工作常态化运行机制奠定了扎实的基础。下面对本次测试工作总结如下:
一、测试工作的特色
(一)学校各级领导高度重视,各教学单位组织有序。
本学年度,学校把专业(基础)技能测试工作列入学年度院(系、部、基地)考核指标体系,并把本科生专业(基础)技能测试工作作为学校本学年度的重点推动工作之一。
各教学单位对测试工作高度重视,在认真总结上一学年度测试工作经验与教训的基础上,及时修改完善了具体的技能测试办法。实际测试工作组织有序,做到了主管领导亲自主抓,教学指导委员会全面指导,专业教研室积极参与。
(二)制定《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本科学生专业(基础)技能测试工作实施细则(试行)》,保障测试工作规范有序。
2012年4月,学校起草了《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本科学生专业(基础)技能测试实施细则(讨论稿)》,并下发各教学单位广泛征求意见,经多次讨论,反复修改,《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本科学生专业(基础)技能测试工作实施细则(试行)》(校教[2012]85号)于
(三)参与测试学生多,自愿报名积极性高。
在此次测试工作中,共有684名本科生参与了专业(基础)技能测试活动,自愿报名参加测试的学生541人,比例达79%以上,其中,319名2009级本科生参加了各专业的专业技能测试,365名2011级本科生参与了基础科学部、电工电子教学基地组织的专业基础技能测试。
二、测试工作结果分析
根据各单位提交的测试结果,教务处进行了数据汇总与统计分析。共有684名本科生参与了本次测试工作,其中2009级学生319人,2011级学生365人。从测试结果及成绩分布情况来看,考核结果为“优秀”者240人,占总人数的35.1%; “合格”者384人,占总人数的56.1%;“不合格”者21人,占总人数的3.1%;“缺勤”者39人,占总人数的5.7%。
综合各专业提交的总结及成绩分析,结合教学顾问委员会、教务处具体参与测试工作巡视人员的反馈意见来看,大部分参加测试的学生态度积极,参与热情高,测试中能比较有效地灵活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方法,能按规定完成测试内容与要求,并回答出老师的现场提问。
当然,基于学生个体自身的成绩差异和动手能力的不同,少数学生在操作和运算、口头表达等方面的表现也不尽如人意,有待进一步的提高。
三、测试工作中反映出的问题
总体而言,本次测试工作达到了学校的既定要求与工作目标,增强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培养质量。但鉴于各组织单位实际情况和学科差异以及参与测试学生的个体差异等原因,本次测试工作中也反应出一些需要进一步总结和改进的地方。
(一)学生出勤率的问题。
对参与专业基础技能测试的学生管理工作存在疏漏,专业基础技能测试学生缺勤问题较为严重,本次测试中缺勤的39人均为未参加专业基础技能测试工作。
从各组织单位的工作总结中分析原因基本如下:1.部分院(系)通知不到位,学生错过了正常的测试时间;2. 部分自愿报名的学生担心测试不过还要进行补测,临时放弃了测试;3. 部分同学因病因事请假,或因其他原因临时让其同学替换参加测试。
(二)测试设备与时间安排问题。
本次测试中,部分测试工作还存在设备台套数不足的问题,使得测试工作需要安排多个场次才能完成,加重了测试组织单位的工作量,如基础科学部。因为参与学生较多,又分属于不同院系,为解决实验台套数不足,同时避免参加测试学生上课时间冲突,基础科学部一共安排了两个周末(共计8个单元)的时间来完成测试工作。
(三)测试成绩存在“冷热不均”现象。
从本次测试的成绩分析来看,各学生专业院系组织的2009级本科生专业技能测试合格率为100%,无学生的基础科学部、电工电子教学基地组织的专业基础技能测试的2011级365名本科生中有21人不合格,合格率为94.2%。因学校规定,技能测试不及格的学生必须参加补考,补考仍不及格的学生不得进入毕业设计/论文答辩环节,从合格率的结果不难看出,各有学生的专业院系出于对学生毕业资格的保护及部分后期工作的顾忌,在测试结果的处理上,合格率明显要高于基础科学部、电工电子教学基地。
教务处
2013年1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