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武昌首义学院综合信息网!

武昌首义学院综合信息网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学校公文 >> 正文


发文日期: 2023-12-08 发布部门: 学校内网
文    号: 院教〔2023〕73号 文件名称: 院教〔2023〕73号(关于制订2024版专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指导意见的通知)
主 题 词: 2023 73 2024 专科 专业 培养 指导 的通知 阅读次数:

院教〔2023〕73号(关于制订2024版专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指导意见的通知)



各学院:

人才培养方案是各专业开展人才培养的主要依据,是学校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主要载体,是学校规范教学管理,深化育人体制机制改革的重要抓手。为全面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和《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教职成〔2019〕13号)文件精神,进一步规范、科学设置专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全面提高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构建高水平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学校决定启动2024版专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工作。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按照全国教育大会、全国和全省职业教育大会的部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面向市场、服务发展、促进就业的办学方向,健全德技并修、工学结合育人机制,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体系,突出职业教育的类型特点,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以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目标,深入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突出专业特色,优化课程设置,改革教学内容,规范人才培养全过程。

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的原则

(一)坚持育人为本,促进全面发展

全面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授基础知识与培养专业能力并重,强化学生职业素养养成和专业技术积累,将专业精神、职业精神和工匠精神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

(二)坚持标准引领,确保科学规范

以职业教育国家教学标准为基本遵循,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等方面的基本要求,强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科学性、适应性和可操作性。

(三)坚持遵循规律,体现培养特色

遵循职业教育、技术技能人才成长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处理好通识教育课程与专业课程、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学历证书与各类职业培训证书之间的关系,整体设计教学活动。

(四)坚持完善机制,推动持续改进

紧跟产业发展趋势和行业人才需求,建立健全行业企业、第三方评价机构等多方参与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动态调整机制,强化教师参与教学和课程改革的效果评价与激励,做好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与反馈。

三、主要内容及要求

(一)人才培养方案的总体框架

包括专业培养目标、毕业要求、学制、学时与学分、职业面向、主要课程、主要集中性实践教学环节、教学计划进度表等。完整的培养方案模板详见附件。

(二)课程体系与结构

1.2024版专科人才培养方案的课程类别由通识教育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专业课程、专业选修课程、集中性实践环节五部分组成。通识教育课程由学校统一安排,学科基础课程、专业课程、专业选修课程、部分集中性实践环节由各学院根据专业需要拟订。

2.课程安排需体现面向职业岗位、促进就业、促进“书证融合”等要求,将职业技能等级标准有关内容及要求有机融入专业课程教学,优化专业课程体系,修订完善课程教学大纲。

3.将创新创业纳入专业教育必修课程之中,各专业须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和专业特点,设置2学分以上的创新创业专业必修课程。

4.进一步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各专业实践环节(含上机、实验、实习、实训、课程设计、毕业论文(设计)等)学分原则上占总学分40%以上,积极推行认知实习、顶岗实习等多种实习方式。学生顶岗实习时间原则上不少于18周,可根据专业实际,集中或分阶段安排。

(三)教学安排与要求

1.学分要求

1)总学分:总学分控制在120学分以内,其中毕业论文(设计)5学分劳动教育1学分,课外实践与创新创业3学分

2)单位学分:理论课程、独立设置的实验课等16学时/1学分;课程设计、实习、实训、社会调查、学年论文等集中性实践教学环节1周/1学分(毕业论文(设计)2周/1学分、顶岗实习2/1学分);形势与政策48学时/1学分;大学体育32学时/1学分;劳动教育32学时/1学分;学分的最小单位为0.5学分。

2.教学安排

充分考虑合理分配三年中各学年、学期的学时数,各学期的计划周学时一般控制在18-26之间,其中个别学期最低不得低于16学时/周,最高不得突破28学时/周。课程安排应坚持前紧后松,原则上第学期结束所有理论课程教学任务,第五学期主要安排顶岗实习,第六学期主要安排毕业论文(设计)。

四、注意事项

1.按照“反向设计、正向实施”的原则,科学开展专业调研和分析,根据《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和《职业教育专业简介(2022年版)》等政策文件标准,对接职业资格证书、专业认证、专业群建设等工作,全面修订完善培养目标定位、专业能力要求、课程设置、实习实训、毕业要求等,各要素之间要相互呼应,保持一致。

2.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科学、合理设置数理基础课程,各学院应组织专业负责人、相关课程组负责人与基础科学部开展专题研讨,商定课程教学内容与基本要求,确定课程学时、学分。各专业新开设课程代码按照《武昌首义学院课程数据编写规范》(院教〔2019〕62号)编码。

3.集中性实践环节统一设置《顶岗实习》,学时18周,学分9学分,分集中和分散两种模式;毕业论文(设计),学时10周,学分5学分。《顶岗实习》和毕业论文(设计)可同步开展。

附件:武昌首义学院专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模板(供参考)

武昌首义学院

2023年128


全文下载:院教〔2023〕73号(关于制订2024版专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指导意见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