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文日期: | 2024-09-11 | 发布部门: | 学校内网 |
文 号: | 院教〔2024〕47号 | 文件名称: | 院教〔2024〕47号(关于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初教学检查情况的通报) |
主 题 词: | 2024 47 2024-2025 学年度 第一学期 教学 检查情况 情况的 | 阅读次数: |
院教〔2024〕47号(关于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初教学检查情况的通报)
全校各单位:
为保证新学期开学初的正常教学秩序,2024年9月2日(周一)至9月4日(周三),全体校领导、教务处、教学质量监测与评估中心及各教学单位教学管理人员对全校教学工作进行了全面检查,现将检查情况通报如下:
一、学生到课情况
1.普查课堂情况
对全校9个教学单位开学第一周前三天全部911门(其中武昌校区822门,嘉鱼校区89门)课程的学生到课情况进行了普查,结果显示,学生到课情况总体良好,应到4245人次,实到4138人次,迟到21人次,请假32人次,平均到课率97.48%。
2.重点抽查课堂情况
按教学单位全覆盖原则,选取68个课堂对到课情况进行了重点抽查,根据重点抽查课堂情况,9月2日(周一)学生到课率(98.79%)相对最高,9月4日(周三)学生到课率(96.53%)相对最低;以重点抽查课堂计,各教学单位的到课率均在94%以上;全部68个课堂中,有40个(约占58.82%)课堂到课率为100%,其中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5个、机电与自动化学院5个、城市建设学院6个、外国语学院6个、经济管理学院3个,新闻与文法学院5个、艺术设计学院3个,马克思主义学院4个,基础科学部3个。(前三天学生到课情况详见附件1,到课率为100%的课堂情况详见附件2)
二、教学准备及教学情况
(一)教学资料及教学设备准备情况
1.教学资料情况
(1)部分课堂存在“五带”质量问题
部分课堂教案所标注的学时与教学日历上记录的学时不一致;部分教学日历表头信息存在不完整现象,具体包括未填写时间信息以及缺少必要的签名确认等;部分教案未做及时更新,内容可能与当前教学目标、要求及学生实际情况脱节。
(2)个别课堂教材未到位
计科zsb2401-zsb2403专业的学生上《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时,缺少《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教材。相关教学单位督促相关责任人及时组织发放对应的教材。
(3)部分课堂教学PPT未做及时更新
部分课堂教学中所使用的PPT存在内容陈旧的问题,具体表现为其制作与最后修改的时间节点均显著滞后,未能及时反映当前的教学需求和技术发展;PPT中所采用的教学案例及素材未能与时俱进,缺乏新颖性和时效性;PPT课件的视觉效果,如配色、字体等,需进一步优化更新。
2.教学设备等情况
开课教室均提前打开,教学设备等均正常运行,个别课堂多媒体调试效果不佳,如教室11-103、11-210。
(二)课堂教学情况
1.信息化教学手段的运用
部分课堂未充分利用超星学习通,课前未在武昌首义学院网络教学平台(wsyu.fanya.chaoxing.com)建课,课堂教学中未充分利用超星学习通进行学生签到管理和课堂教学管理、互动等,教学方式过于传统。
2.课堂教学质量
(1)部分课堂教学进度过慢,建议在课时内完成教学日历中计划的教学内容。
(2)部分课堂授课教师教学方法上有待改进,表现为部分教师过度依赖传统讲授方式,较少主动走下讲台与学生进行互动,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学生学习主动性,导致学生抬头率偏低;部分课堂上,教师认真授课,但能够积极做好课堂笔记的学生数量相对较少。
3.课堂管控
(1)部分课堂中,大部分学生倾向于选择教室后排座位就坐,而任课教师仅与前排学生进行互动或者完全没有师生互动,与后排学生零交流。建议教师加强课堂管理,正式授课前要求学生尽量靠前就坐,以此促进师生之间的全面交流与互动。
(2)部分任课教师课堂管控意识不足,导致课堂纪律未能得到有效维护,出现了一系列不良现象,如学生上课期间频繁查看手机、沉迷于游戏、打瞌睡以及随意交谈等,这些行为不仅影响了学生的抬头率,还显著降低了整体的学习效率。
(三)典型课堂反馈
1.部分课堂学习氛围浓厚,师生互动性强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的李凌老师,讲授《软件框架应用技术》,授课班级为软工2201-软工2202,以及外国语学院的刘霞老师,讲授《进阶英语》,授课班级为人工智能2301-人工智能2302,两个课堂学习氛围浓厚,师生互动性高,大部分学生选择前排座位就坐,抬头率高。
2.部分课堂教师课前准备充足,课堂教学效果好
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叶甜甜老师,教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授课班级为电气2301-电气2303,提前进教室进行教学准备工作,主动走进学生,了解学生的预习情况和学习需求,整个课堂中,不仅认真授课,还与学生积极互动,声音洪亮,板书认真,学生学习氛围浓厚。
3新进教师教学经验不足,教学技能有待提高
部分新进教师授课紧张,教学资料准备不充分,过于依赖PPT进行照本宣科的教学,未与学生积极互动;在规划教学计划时未能紧密结合教学内容,导致教学节奏不够流畅,既缺乏对学生主动学习的有效引导,也缺乏对课堂节奏的把控与应变能力。建议相关教学单位加强对新进教师的教学培训,适当调整新进教师的上课时间安排,更好地促进新教师的成长。
4.教师掐点进课堂,教学准备不足
新闻与文法学院的汶子乔老师,教授《产品运营》,授课班级为新媒体2102–2105班,于8点29分才到教室,授课匆忙,甚至在正式上课时间之后才打开教学课件。学生们大多选择教室后排就坐,与老师互动率低,抬头率也不高,课堂学习氛围较差。
5.毕业班到课率低,应加强管理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卓延陵老师,教授《数据挖掘与知识发现》,授课班级计科zsb2301-zsb2302,整个教学过程中授课认真,但由于授课班级为毕业班学生,请假和缺席的学生人数较多,导致到课率较低。针对此情况,学院应对毕业班学生采取严格与灵活性并重的管理策略。
以上反馈的具体问题,教务处已单独反馈给相应的教学单位,请各教学单位认真总结期初教学检查中的经验教训,有针对性的加强教学管理,确保各项教学工作正常有序运行。
武昌首义学院
2024年9月10日